您的位置:我得杂志网 > 公司资讯 > 杂志文章 > 推动普惠金融需有追求有情怀有技术
推动普惠金融需有追求有情怀有技术
 
  在第一财经新金融峰会暨科技助推普惠金融主题论坛上,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张晓艳、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立钧围绕论坛主题分别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他们这样说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

  普惠金融要有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追求

  数字化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我对此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数字化使普惠金融目标的实现成本更低、门槛更低、效率更高,能够解决很多业内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在20世纪70~80年代,计算机已经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如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这些东西对数字金融的发展作用更大。

  人们普遍认为,数字化解决了普惠金融面临的三个问题,一是成本问题,二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风险问题。但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有理念、有追求、有把普惠金融做好的愿望和价值观。今天诸多大银行以及各种各样的正规金融机构为什么落实不到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呢?其实不在于什么成本,也不在于信息不对称,更不在于风险,而在于没有理念、没有追求,没有普惠金融的价值观就做不好普惠金融。普惠金融通常所面临的几个问题不是说不能解决,是难解决,但还是能够解决。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就要从中国文化中道和术的角度去理解,道就是追求,余下的就都是术的问题。

  现在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说做普惠金融,实际上做假的比较多,做偏的比较多,做样子的比较多,距离真心实意推动普惠金融相差甚远。数字普惠金融本身是个发展方向,由于它门槛低、成本低、效率高,可能到达一定发展目标。但是,如果可能到达但你不想到达,或没有愿望到达,没有理念也没有追求同样解决不了问题。中国目前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可以把中国真正的低收入群体,尤其在农村的低收入群体的扶贫、脱贫任务完成,而且是用普惠金融的方式完成。普惠金融并不是特惠式金融,特惠式金融就是搞补贴、担保、小额贷款,在特定时期是可以的,为了解决矛盾可以实行,但它不可持续,同时会存在好多问题和很多负面作用。无论是数字普惠金融或普惠金融,还没有人能够真正把超过5000万人口的脱贫问题解决,况且,脱贫以后还得能继续巩固、循环、可持续的数字普惠金融才叫普惠金融。蚂蚁金服说要搞千县万村,这个提议好,但能不能做到还有待观察,计划有了,规划有了,方案有了,至于能不能做?我不敢肯定,因为要和政府的信息形成征信的全面信息。

  真正的数字普惠金融理论上能解决扶贫信息不对称问题,或者风险偏大、成本偏高、没有抵押担保诸如此类的矛盾可以解决,但对弱势群体可以解决吗?偏远地区的矛盾能解决吗?如果只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讨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容易得很,目前也做得不错了,好像在世界上都很领先。然而我们如果到下面去看、到农村去看、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去看,会发现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们能不能在这些地方做好呢?举个例子,近日我们有一位教授带着学生到广西、四川、贵州三个省的贫困县做调研,给超过1000名农民做面对面问卷调查,发现能够玩微信的只占其中的10%,能够玩微信支付的只占1%,这跟北上广深能比吗?因此,大家不要太乐观估计眼前的情况,数字普惠金融很重要,也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可是如果只有意愿没有决心,不好好去做,就是做秀,就是形象工程,为自己添一点儿所谓的功劳。但是,真正为我们老百姓、为弱势群体,包括城乡小微企业、农民、老年人、残疾人做事情,有多少人服务到了?服务的覆盖面有多少?敢把数字拿出来看看吗?数字普惠金融作用很重要,但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普惠金融路很长,数字普惠金融的路更长。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张晓艳:

  提高对金融产品消费者的教育及保护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提出来有一段时间了,但也不是特别长。普惠金融要落实到中国,都强调传统金融服务的相对弱势群体,不仅是山区的农民、农户,还有打工族、小微企业、失业人群,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较基本的金融服务,打破传统金融所谓的二八定律,只服务那20%高净值人群的现象。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不管是国家还是监管机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等方面都做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数字技术、高科技的应用,像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让普惠金融有了较大发展。1990~2000年,是典型公益性质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在发展,进而从局部开始向更大的范围扩展,从服务内容最初只强调一些小额贷款转向更为丰富的整个金融体系,包括贷款之外的储蓄、支付、理财、保险以及一些基础的金融服务,最终从人工实现了向数字技术的转变,总体获得很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共享,能够帮助降低金融机构或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普惠金融或是金融产品的服务成本,便于他们更好地分析客户的风险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的服务人群。比如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的应用突破了地缘限制,为贫困人群提供服务。现在一些农村的小卖部,或者是基层一些行政单位都铺设了POS机,农户、村民们可以很方便地去POS机进行取款、存款,满足部分金融需求,而且现在很多账户都与手机相连,将来的电子支付、移动支付方式的普及也可以为较偏远地区的群众提供比较大的帮助。

  当然,普惠金融发展的速度,或者说普及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就存在对金融产品消费者的教育以及保护的问题。普惠金融涉及的主要是一些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无论是偏远山区的村民、城市的农民工,或者一些老年人等,他们接触金融的机会可能比较少,知识层次也相对比较落后,对金融了解也相对较少,所以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承担能力也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对他们进行金融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特别是在普惠金融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除了相关的金融知识之外,数字技术的使用,包括手机的一些应用方法等等,可能在未来也是需要进一步进行普及和教育的方面,使他们真正能够使用这些便捷的技术。

  移动金融在非洲的肯尼亚有很大的发展,跟非洲比起来,中国的优势条件要强很多,如果这项技术在非洲肯尼亚这样的国家都能够得到普及,惠及到非洲的很多弱势群体,那么在中国也一样能够取得相应的成功。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超过90%都在非洲地区,除了南非之外,非洲整个地区的金融覆盖面非常窄,有大量人群没有办法获得金融服务。但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以及性能的提升,一般的智能手机就能够实现移动金融服务。肯尼亚的移动运营商就推出了移动金融服务,从最简单的支付入手,最终真正拓展到存款、取款,乃至于汇款、支付、理财、保险之类的很多金融服务,使得整个肯尼亚的普惠金融覆盖面得到很大发展。有如此成功案例在前,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就有学习的榜样,只要肯努力,终将取得很大进展。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立钧:

  普惠金融需要情怀

  新金融是中文词,英文里面没有所谓的“new finance”,但在美国有一个词叫“Alternative Finance”,意为另类投融资概念,其中包括像结构性融资、资产证券化、20世纪末出现的VC、PE,甚至到后来复杂的COD衍生产品一系列的整体创新过程,美国并没有刻意地说成是新金融,而是定义为所谓的另类投融资模式的不断变化,包括2016年末,美国监管层已经在考虑给美国的P2P网贷发放银行的牌照,让其正式纳入到整个监管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演变的驱动因素很多是因为科技发展以及理念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脱离了利率市场化,进而有了所谓的BSM模型,这是得到诺贝尔科学奖的数学模型,能够给衍生产品定价。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计算机速度的提升,开始出现了低效类型的所谓量化对冲基金的公司。不管是利率大宗商品的衍生产品,还是所谓的利用电脑算法的量化交易,最终都是因为科技的推动及一些市场的需求,但我想讲的是“回归”与“蜕变”两个主题。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及欧洲很多都在回归,重新思考金融,感觉从前的创新过了头,比如说把贷款、房贷第一次的证券化作为一个风险分散、转移及给投资者更多的投资标时,是件好事,但是当做到CDO两次方、甚至三次方的时候,其实已经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现在都在谈回归初心,而金融的本质和初心就是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大众,所以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都在思考回归、服务于实体经济。

  既然金融的本质是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要有包容性,那要蜕变什么呢?就是金融的模式、金融的服务手段、客户的体验。其实在中国未来几年,新金融的模式应该有四个主题方向——“融合、科技、绿色、普惠”。首先,融合是一个模式的变化,中国目前的混业经营走在世界的前面,所以融合首先是混业经营的融合。而且现在产融的跨界融合很厉害,有很多传统的产业去做金融,包括提供供应链服务和供应链融资。此外,融合是现在很多的所谓共享经济的金融场景,就是把很多支付、投融资的金融本质产品融入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场景里面去,这是中国在商业模式上面的很大蜕变、创新、趋势。其次,科技方面,尽管金融产品还是那些产品,但科技手段,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了金融整个模式、渠道的变化。

  再次,为什么要提出绿色的概念呢?数字化普惠金融的概念除了它本身的可持续性,还需要一个情怀。中国近几十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有了很大发展,GDP上升很多,但是付出了两个重大的代价,食品安全与环境!相信所有人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还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雾霾、什么是PM2.5指数、什么是地沟油?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想中国的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的时候是不是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这也符合联合国提出的17条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规划的这些目标中都提到了环境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最后,普惠的概念很重要,美国的总统大选为什么特朗普会获得支持?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的蓝领阶级认为在过去15年全球化的过程当中自己不是受益者,受益者都是社会上相对比较高层的人。整个世界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欧洲,贫富分化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不管是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还是从中国本身国情需求的发展出发,我们认为要让所有阶层都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声明: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仅供阅读者参考,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010-62920618,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让发行变的更简单让订阅变的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