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我得杂志网 > 公司资讯 > 杂志文章 > 俱乐部马匹装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俱乐部马匹装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俱乐部的马匹进行合理的装蹄不仅可以防止蹄角质过度磨灭和防滑,而且对预防蹄病和变形蹄的发生,矫正变形蹄和异常步,配合治疗某些肢蹄疾病等都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在装蹄过程中,削蹄、修配蹄铁、下钉三个方面是保证装蹄质量的关键环节。

削蹄

1.蹄与系的方向是否一致
蹄与系的方向(即趾骨轴)是确定削蹄正确与否,以及削蹄后的蹄形是否适应肢势的标准。因此,削蹄时要求蹄与系的方向一致。其判定标准是:从肢前望,由系的前上方中央向蹄设一垂直线,将系部内外等分,垂线落于蹄尖中央,侧望时,系部的倾斜方向与蹄的倾斜方向成直线。若蹄与系方向前倾,说明蹄踵削切不足而偏高,蹄与系方向后倾是蹄踵偏低或蹄尖壁过长;蹄与系方向外倾,说明蹄的外侧低内侧高,蹄与系方向内倾则蹄的内侧低外侧高。上述现象都会造成体重偏压于蹄的低侧,破坏蹄的平衡负重,久之会诱发变形蹄或肢蹄疾病。因此,在削蹄时应力求做到蹄与系的方向一致,不一致应及时给予修整或矫正。

2.左右两蹄大小、长度是否相同
正常左右蹄的大小应相同,蹄的长度也应一致。蹄的大小通常是以该蹄所装用的蹄铁的号数来表示,例如,装1号蹄铁的蹄子即为1号蹄以此类推。马1号蹄蹄尖壁的长度约为76mm,每大1号,蹄尖壁长度增加2mm。但在实践中不可能逐蹄测量,因此在削蹄时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常以手指基部测量蹄尖壁的长度。一般蹄尖壁的长度约为78-80mm,稍小的蹄约72-76mm较大的蹄约84-88mm

3.蹄尖壁与蹄踵壁的长度比例和蹄角度是否适当
马正常的蹄形,蹄尖壁与蹄踵壁的长度比例,前蹄约为2.5:1,后蹄约2:1;蹄尖壁与地面的角度,前蹄为50-55度,后蹄为55-60度。

4.蹄负面是否平坦,蹄底、蹄叉和蹄支削切是否适当
蹄负面削切必须平坦,并与蹄铁能紧密相接,不生空隙,蹄底应削出一定的穹隆度;蹄叉要削出固有的形状,其高度应略高出蹄负面;蹄支一定要削出横断面,保持与蹄叉基本同高,蹄支与蹄叉支后端相连接的部位要彻底削开,以促进蹄的开闭机能,预防发生蹄踵狭窄等变形蹄。


修配蹄铁

1.蹄铁大小选择
蹄铁的大小必须按照蹄形的大小选配,即蹄铁必须适合蹄形。蹄铁过大容易落铁或运步异常,过小容易发生钉伤。如果蹄铁局部与蹄形不完全相符合时,应适当修整蹄铁,绝不能“削足适履”用蹄形将就蹄铁,否则会招致蹄变形等。正常蹄形装上蹄铁后,在蹄尖和蹄侧部,蹄铁外缘与蹄壁外缘大小一致,或略大于蹄壁外缘(不超过1mm),由蹄踵部向后蹄铁外缘应逐渐大于蹄壁外缘,留有约1-3mm的剩缘,蹄铁的铁尾应比蹄踵角长出约3-5mm的剩尾。

2.修配蹄铁的要求
修整后的蹄铁上面(接蹄面)要平坦,外缘要平整,并保持钉沟和钉孔的完整,蹄铁装上后,防止留出三角剩尾,特别是内侧铁支,以防发生交突等。

下钉

1.下钉数量
一般马的蹄子每侧下3个钉,每蹄6个钉,较大的蹄每侧可下4个钉,不要把所有钉孔都钉满。下钉太多不但不能保持蹄铁的牢固,反而会破坏蹄壁,发生落铁或蹄病。最后方的蹄钉负荷量较大,应注意装钉牢固。

2.下钉深度
蹄钉要由白线外缘钉进,在蹄侧壁长度的下1/3与中1/3的交界线处出钉,每钉间隔距离应力求均等,避免两个钉相距太近。若下钉过深易发生钉伤,下钉太浅易发生落铁或崩蹄。

3.钉节长度
系指蹄钉钉出蹄壁后,用剪钳剪断钉身并将其断端向上弯曲部分的长度。一般要求钉节的长度应与钉身的宽度相同或略小于钉身的宽度,近似四方形。防止钉节过长或过短,并且要弯曲确实,紧贴在蹄壁面上,特别是蹄的内侧,以防引起肢蹄外伤。

以上所述是马匹正常装蹄的最基本要求,是保证装蹄质量消除或减少因马匹肢势不正和装蹄不当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关键。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每匹马的肢势和蹄形不同,装蹄时需依据各自特点采取不同的装蹄方法。


声明: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仅供阅读者参考,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010-62920618,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让发行变的更简单让订阅变的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