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我得杂志网 > 公司资讯 > 杂志文章 >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生刍议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生刍议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规划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品质的提升与维护管理成为新时代空间规划的关键所在。美丽中国和美丽城乡建设,需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多元价值,正确理解当下的城市文化状态,并在此基础上传承与创造新的城市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此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快速发展时期,对于城乡规划而言文化似乎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同以物质空间为主要对象的规划设计关系不大。即使是在城乡规划成为一级学科,设立“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二级学科后,对于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研究与关注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有必要通过梳理文化的基本内涵,重新认识城市文化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推进城市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身份,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魅力的城市文化。

1 城市文化与城市文脉

1.1 文化的含义

“文化”一词,从笔画上看是一个很简单的词,但其概念和含义却相当复杂、多元。英国著名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 认为,文化是英文词里最复杂的二三个词之一(凯文·马尔卡希,2017)。事实上,文化是一个重要、同时又含糊甚至混乱的概念。

文化研究学者马海良综合雷蒙·威廉斯等西方文化学者的观点,对文化的多层次含义如下解释:首先,文化可以指价值得到认同的具体的思想和艺术作品以及制作和分享该作品的过程;第二,由此扩展开去,可以指一个社会的所谓“情感结构”,是社会的生活方式、习俗、道德、价值观等组成的不断变迁但无法触摸的综合体;第三,进一步扩展开去,文化当然可以指制度意义上的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包括艺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等相互作用的所有成分,它们构成生活经验的总体,决定了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社会(马海良,2004)。

狭义的文化被认为是由“知识活动,尤其是艺术活动的作品与实践”构成的,是一个描述“音乐、文学、绘画和雕塑、戏剧、电影”的词语,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文化含义。按照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rtt Tylor) 的观点,一个地方人们共享的价值观的综合体就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阿雷恩·鲍尔德温,等,2004)。文化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号的特质,并作为一种发展过程存在着,它无所不是、无处不在(Sharon Zukin,2006)。文化这一广泛的意义,在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常常被忽略了。譬如说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景观环境都是文化或文化之反映,所谓“奇奇怪怪建筑”恰恰正是我们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的直接写照,而并不完全是由建筑师、设计师的个人偏好所决定。我们多数城市里盛行的大拆大建等旧改方式,正是社会过于追求快速发展,只计算土地经济效益,不顾城市的历史文脉、环境意义和社会价值而不断发生的“建设性破坏”行为。

1.2 城市文化

从本质上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就是城市传统文化或地域文化的保护。有人认为对于城市文化只讲保护是不够的,还需要创造和创新;还有人甚至认为拆除历史建筑建造新建筑就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看来有必要对城市本质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自然属性看,城市环境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特定形式的生态系统;从社会属性看,城市又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景观,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和历史性层积(historic layers)。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 在《西方的没落》中指出:“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城镇文化。……世界历史便是市民的历史,这就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尺度”(斯宾格勒,2006)。西方文化学者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城市建筑与文化、社会及环境所发生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城市文化认识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遗憾的是现在一些城市“宏伟”规划项目,多是为了打造所谓城市新中心、经济新高地,而将原有的居住功能全部改变,把所有居民全部动迁走,这样的做法对城市文化发展和繁荣非常不利,多数时候还是对城市文化积淀的直接消解甚至破坏。

德国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认为:“‘文化’这个词起源于罗马、源于‘colere’意为培养、居住、照料、照管和保存。它首先涉及到人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培养和照料自然,直到让它变成适合于人类居住的地方。它代表了一种关爱照顾的态度,从而完全有别于竭尽全力让自然屈服于人的态度”(阿伦特,2011)。在快速城市化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对于历史文化、对于居住生活均缺乏必要的关爱和照料,甚至是在不断地推动“建设性破坏”的发生和扩散。因此,城市保护应当作为一种文化上的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1.3 城市文脉

在语言学范畴,“文脉”是指上下文的关系,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的对话与内在联系,指局部与整体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从宏观意义上理解,“文脉”可以指文明发源的脉络。简而言之,城市文脉(urban context) 就是建筑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和环境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文脉和肌理为何重要?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ceur) 认为“正是在城市规划的尺度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到时间是如何在空间中运作的。一座城市在同一个空间中会遭遇不同的时代,我们可以在这座城市中看到一段沉淀在趣味和文化形态中的历史,这既是一座可以被观看的城市,也是一座可以被阅读的城市。……同样,与一栋房屋相比,一座城市所能引发的情感也更为复杂,因为城市既提供了迁移的空间,也提供了彼此靠近和远离的空间”(利科,2018)。

日本建筑学家槙文彦指出,“城市经过很长实际才能建成,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域文化的整体。因此,不应只靠视觉印象来讨论。视觉印象背后存在的文化形式才是关键”(槙文彦, 松隈洋,2018)。槙文彦认为像东京这样的日本城市其DNA具有“肌理的细致感”,他把东京命名为“颗粒城市”。东京城市肌理是从江户末期到明治初年开始形成的,随着东京人口逐渐集中,地域高密度化,城市形态逐渐发生了变化。今天在全球大都市中,东京具有“安定性”,而这种“安定性”是东京今后应当保持下来的重要的DNA。

2 城市文化的再认识

2.1 物质文化与公共史学

建筑首先是物质的存在,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 与建筑和人居环境的关系相当密切。物质文化是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提出的概念,相关词汇有物品(object)、物质器物(material artifact)、人工制品(artifact)、藏品(collection)等。按照文化人类学的理解,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社群文化(或制度文化、伦理文化) 和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物质文化因人类克服自然并借以获得生存而产生,故也称为技术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物质文化是文化的沉淀,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创造了多样的文化形态,后人首先应当予以尊重,在尊重与保护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继承、发扬和创造。而且,物质文化的研究有很强的史学特征。城市文化与历史关系密切,可以说,史学是文化中文化,文化是历史的投影。

西方国家在1970年代开始出现公共史学(public history) 研究方向,现在已经颇具声势和规模。1960年代兴起的“社会公正”运动改变了“精英史学”的研究方向,开始关注妇女、劳工、少数民族等“非主流人群”。社会文化史的研究随之兴起,历史学家开始注意普通人的平常生活。公共历史学研究的领域主要有档案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管理、遗产保护、口述史、影像史等方面,相应的工作可以由政府机构、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和私人研究中心推动。

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的整理、保护、开发是公共史学领域人士涉足最多的事情,也是他们直接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现实社会的探索。这个领域涉及的对象范围广泛,既包括历史遗产和古建筑,又包括一个国家的或地区具有文化意义的现象。由于公共史学的兴起,对历史保护特别是普通历史建筑、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的保护逐渐得到业界广泛的重视。

作者简介

张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

声明: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其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仅供阅读者参考,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010-62920618,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让发行变的更简单让订阅变的更方便